旅游景区如何良性循环应对市场变化?

发布时间:2021-04-20 07:37 - 内容来源:旅行族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消费晴雨表之一,景区市场跟随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而起伏。尤其是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面临“十四五”这个打造旅游强国的黄金时期,景区要如何适应旅游市场的变更呢?从景点到旅游目的地


在景点旅游模式下,封闭的景点景区建设、经营与社会是割裂的,有的甚至是冲突的,造成景点景区内外“两重天”。同时景区过度依赖门票经济的现象,已经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转型已迫在眉睫。景区未来想要有突破性发展,就需要改变这种格局,将一个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首当其冲的是要打破原本的“景点思维”的认知边界,转向“旅游目的地思维”,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减少景区对资源和门票的依赖性,变更盈利和生态逻辑。倡导“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过度转变。这就需要景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围绕当地本土化特色进行旅游服务的深耕及旅游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发展有地域风情的旅游产业。同时还要把景区旅游产业链做长做大,让“旅游+”的理念在景区得到充分实现,以中心景区为核心,囊括周边景点、酒店、特色乡村、美食、演艺在内的多重资源,打造旅游业整合式、立体式发展,让“旅游+”的实际意义得到充分体现,创新模式,增进收益。唯有形成链条式、全面发展的健康理念,景区才能实现从“景点”到“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从观光到休闲国内中产阶级在不断地扩大,他们收入高,注重旅游的品质,他们选择的主要目的地不是“到此一游”式的征服旅游景点和风景名胜区,而是一种体验和享受。享受不同的环境,体验不同的文化和服务。目前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的消费者对度假休闲已经有了更深的认知,有更多需求要被满足。为什么乌镇这么小的景区能成为全国最好的景区,因为乌镇的收入不仅仅是一张门票。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度假需求,创造度假旅游的二次消费和多元消费。未来“慢下来”“住下来”将是更多中国人青睐的休闲度假方式。对于许多景区而言,没有高等级的旅游资源单体,走观光旅游的路线很难突破,这就需要开拓景区的休闲度假空间。观光型景区向休闲度假的转型升级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当然,向休闲度假功能转弯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观光,而是在观光的基础上,赋予更多、更大比重休闲内涵。景区要实现从观光到休闲的转变,关键在哪里?在文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能够带来新业态,实现观光游向文化体验游的升级。景区发展发展不能只关注资源,而应利用资源将其分类为产品内容,同时还要强化融合发展的理念,把更多的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用文化增加旅游附加值,以文化要素的注入推动旅游特色化、品质化发展,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从传统经营到数字化运营过去依靠圈一片山水就能享受收门票红利的传统经营模式,既使不被市场所淘汰,也会为时代所摒弃。景区运营数字化将是旅游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疫情之后,中国旅游业已不可能再回到过去那种传统经营模式了,传统景区要想继续保持红利,必须要以新的动能满足市场的新需求,这个新动能,就是科技的力量。无论主动或被动,依托传统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景区都将面临门票下降甚至“零门票”的困境。未来景区将会通过二次消费、衍生产品开发、“景区+”生态系统构建等方式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加强科技应用是转换动能,发展数字化的景区,才是应有之义。景区在“互联网+”下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发展智慧旅游,可以建立新的消费、生产驱动机制,推动新产品、新业态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能力,增强游客、旅游资源、景区以及政府部门的互动,推动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支持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就是要通过景区数字化从而走向智慧化。景区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将信息技术广泛覆盖于景区营运体系全过程,包括运用电子地图、趣味应用、虚拟现实、实时监控、远程访问等环节。

注明:如有需要投稿的旅游单位或景区景点请联系网站客服进行稿件发布

本站所发布的任何资讯内容均来自企业投稿及网络转载并不代表旅行族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所有:中国创世旅游传媒工作室©2021-2025LXZU.COM
如有任何意见和反馈请联系网站客服解决与处理
0.197244s